“党建红”引领“生态绿”龙川江畔绘就富民增收画卷炒股配资平台选
近年来,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党委统揽、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,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,深入推进龙川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推动龙川江山水田园美景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现实图景。
生态防治,调结构,优产业,党旗引领绿色发展。一是强化组织把关,严控耕地用途。镇党委牵头制定耕地保护利用规范,村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土地流转备案审查制度,严禁流转耕地种植高耗肥水蔬菜作物。2025年以来,累计清理流域内大水大肥农作物2039亩,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。二是党员示范带动,防治面源污染。划分党员责任区,定期监测重点企业农药化肥用量,在南秀、西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2个生态净化池,辐射处理1000亩农田种植尾水。农村党员带头践行并推广节水、减肥、降药行动,推广低留茬机械收获、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,定期清理废旧农膜、农作物秸秆、农药包装等农业生产废弃物。三是支部领航产业,调优结构布局。党组织引领,在龙川江沿岸建成10个特色产业基地。党组织推广积极探索“烟+粮”复合种植模式。加大繁制种力度,2025年繁制种面积达1.41万亩,较2024年新增6628亩。通过党组织引领产业结构优化,有效减少种植业污染负荷,改善龙川江水质,形成了“农业面源污染减少,土地增值、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、集体增益、群众增收”一减五加”的多方共赢格局。
污染严治,清垃圾、治污水,党员冲锋攻坚克难。一是支部发动群众,清洁人居环境。配置垃圾处理箱407个、垃圾清运车18辆,实现垃圾清运全覆盖。在“党员带头拆、群众跟着干”的氛围中开展旱厕消除累计1.5万座,实现旱厕改造全覆盖。二是组织聚力攻坚,系统治理污水。镇党委统筹,持续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,巩固农村污水治理成果。组织党员骨干专班对龙川江沿岸未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198户进行改造,对沿岸500米范围内175户畜禽养殖户粪便实施严格管控。设立党员巡查岗,对辖区内881口地下取水井及包保的13个龙川江沿岸排水口进行常态化巡查,问题即查即处。三是守护碧水清流。充分发挥党员河长的带头作用,持续组织河湖“清四乱”“河长清河”专项清理整治行动。年内组织清理龙川江共4次,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,清理非法侵占河道、滩地种植农作物21亩,打捞水面漂浮物200多吨,清运岸坡散乱垃圾100多吨。6月22日汛情后,镇党委迅速组织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清理水面漂浮物及白色垃圾。
系统共治,补短板、创绿美,党群共建和美家园。一是党员带头添绿,提升乡村颜值。持续以党建引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龙川江沿岸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在党员的带头下有效保持。镇党委积极向上争取省林草局资金150万元,在13个村(社区)实施“四旁”植树项目,种植苗木5万株。对3个村开展项目规划,着力补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短板。二是项目一线攻坚,筑牢生态屏障。镇党委积极争取谋划,党员骨干全力跟进,成功向省水利厅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,计划治理淤积严重的河硐河山洪沟主河6.38千米,现已报省水利厅并入库。成功申报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,获中央预算内资金749万元,对4.751千米柿子树河河道进行治理,项目已启动实施,党员在工程一线发挥监督保障作用。三是党群携手融合,赋能乡村振兴。强化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引领,依托龙川江生态本色,由镇党委牵引、沿线党组织联动,围绕灵官桥—秋枼田—丰园农庄—山顶农庄—德茂庄园—罗家屯文化艺术村—百果香农场—田园牧歌环线,持续提升环境和挖掘价值。党员能人带头创业、党组织搭台引流,充分挖掘农业观光、生态旅游、乡村旅游价值特色,多维融合催生农文旅新业态。
(赖秀蓉鲁宗洲)炒股配资平台选
辉煌优配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